
面向该公司“十四五”规划,如何履职尽责?如何担当成为院所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?如何肩负起院所战略目标分解与落地?如何整合与协同内外资源?如何系统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?已经成为该公司必须要回答和面对的问题。
2022年是知行韬略与该公司合作的第五年,面对院公司对学员的需求以及学员自身的期待,结合前四期的培训经验、对该公司及学员的了解。

1、如何从技术/业务/设计专家思维向优秀管理者转型
2、如何将院公司的战略目标分解到院所、部门、员工
3、如何系统提升上下级、跨部门、跨项目的沟通效能
4、如何构建(非财务人员)系统化财务管理思维和逻辑

传统对于管理培训的认知,大多是“管控”。即如何通过培训更好更快的达成目标。
经过多年的培训经验得出的结论,在“知识分子”较多的企业,培训的目标更多被认为是“赋能”,即如何激发这些管理者,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,更愿意跑到前面。
因此,企业需要的也不是一场培训,而是系统的解决方案。
因此,结合第五期青干班学员的需求及实际情况,知行韬略杨继刚老师专门为青干班定制了M-CSF课程内容模型。将9天的线下实战课程融入到3个月时间,需求调研+线下工作坊+实践作业+培训总结,使培训内容更好的吸收与转化。

项目共分为四个阶段,参训学员由各个分院所中优选,合计26人。
项目依据遵循第五期青干班学员能力提升模型,采用“问题导向+场景实战+小组研讨+学以致用”的授课模式,实施“主线学习任务+支线游戏化挑战体验”双路径教学设计,帮助学员更轻松更深刻的将学习成果学以致用。

青干班为期3个月,分4个学习模块,54个线下学时,共研究并产出了12个实战问题解决方案,学习并实践了25个管理工具模型,针对36个实战问题进行研讨,共产出72000字结构化分享。汇集出170页的培训资料汇编。
这不仅仅是一次学习,更是一次成长、一个挑战、一场蜕变、一段难忘的经历。
三个月来,学员们真正开始打破固有的技术工作者思维,尝试真正读懂院公司发展战略的深意;在管理上讲求方法,学着用因人而异的方式给员工赋能;不论个人还是团队,都站得更高,看得更远。保持高敏感度,时刻紧跟院公司发展战略真正开始为大国大设计,大师大手笔付诸实践。

Vol.1/ 完善的班级管理体系

包含管理制度、激励体系、学习氛围构建方案等。
Vol.2/ 游戏化运营体系
对激励体系的升华,和课程内容结合,可以更好地激发学员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。
Vol.3/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
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,保障学员高度参与。
既要做好管控更要做好激发,保障培训、活动等有序及创新地开展

学员一:通过杨老师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讲解,让我对经营管理工作中的一些细节,看的更加透彻。受益匪浅。
学员二:杨老师生动幽默的授课风格让人想去听,深入浅出的课程内容让人能听得懂,互动问答的讲课形式让人能听进去。通过这次系统学习,我的思想受到全面“洗礼”,也让我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以及下一阶段工作进阶的方向。
学员三:经过三个月青干班的学习充电,我收获很大,我系统的学习了管理、领导力、战略、财务等知识,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的与上级、客户、兄弟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。提高了工作效率,加强了集体的凝聚力。让我最深刻的事杨老师每一个生动的案例,从每个的案例学习总结归纳成功和失败的要素,开阔了思路,从固有思维解放出来。
学员四:感谢知行韬略,在三个月的培训中,杨老师声情并茂的授课方式,使我们耳目一新,整个课程中合理的团队竞争模式,更激发了我们的求知欲。
学员五:通过杨老师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讲解,让我对经营管理工作中的一些细节,看的更加透彻。受益匪浅。
学员六:通过本次青干班的培训,知行韬略的杨老师的从公司战略角度、团队管理方式、了解客户需求、提升沟通方式等多个层面的授课指导,开拓了我们的视野,提升了我们的思维方式,明确了从一个项目的执行者向管理者的转型的角色定位。